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五)-清瀋陽故宮

2012110400:00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五)-清瀋陽故宮

●【瀋陽故宮】是滿清在入關前所建造的皇宮,

黃色琉璃瓦所建構的宮殿在陽光照射下更顯得壯麗輝煌。

當時不僅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進攻中原的根據地,

且年僅6歲的順治皇帝,由其叔父多爾袞輔政時,也是在此登基,

之後才遷都北京,可說極具歷史價值,更是中國現今僅次於北京故宮最完整的建築。

 

 

 

瀋陽故宮以滿族特色著稱,是中國除北京故宮外,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帝王宮殿建築群,

清太祖努爾哈赤、清太宗皇太極創建的皇宮,始建於1625年。

瀋陽故宮有十多個院落,三百餘間房屋,佔地四萬六千平方公尺。

四周圍以高大宮牆,南面正中為大清門。全部建築分中、東、西三個部分。

 

 

 

崇政殿又稱「金鑾殿」,通稱「正殿」,是皇太極處理政務、接見使臣的場所,

清代歷朝皇帝東巡祭祖時也在此聽朝理政。

 

面闊五間,綠剪邊黃琉璃瓦,單檐硬山頂,前後有出廊,圍以石護欄。

殿內為徹上明造,和璽彩繪,寶座後有貼金龍扇屏風,旁為貼金蟠龍柱。

 

崇政殿內景

 

 

 

大政殿原稱「大殿」,崇德元年(1636年)改名「篤恭殿」,康熙時改為今名。

為重檐八角亭式建築,內部結構為徹上明造。

下有大青石修建的須彌座台基。殿頂為綠剪邊黃琉璃瓦

中央為寶瓶火焰珠攢尖頂。

 

殿內有寶座、藻井

 

殿外庭院左右有飛龍閣、翔鳳閣、東七間樓和西七間樓。

 

遠看,像不像皇冠加頂?

 

 

 

 

 

清寧宮原稱「正宮」,天命十年(1625年)前後修建,
皇太極登基之前的王府所在地。位於高3.8米的高台之上,
前有鳳凰樓,四周為高牆,構成獨立的城堡式建築。
宮殿為五間十一檁硬山式建築,綠剪邊黃琉璃瓦。
東邊一間為帝後寢宮,西邊四間為神堂,是薩滿教祭祀之所。
宮前有索倫桿,東為東配宮、關雎宮、衍慶宮,西為西配宮、麟趾宮、永福宮。

 

清寧宮

 

清太宗皇太極像

 

 

皇太極宸妃海蘭珠像

 

海蘭珠寢宮

 

 

鳳凰樓背面

 

鳳凰樓原名「翔鳳樓」,為清寧宮內院的門樓。
高三層,歇山頂,面闊進深各為三間。曾是皇帝計劃軍政要事和舉行宴會之地,
清朝入關後改為存放歷代實錄玉牒、「御影」以及玉璽的場所。

 

 

1636年,皇太極在此去汗稱帝,改國號為 

對瀋陽宮殿各主要建築分別正式命名:

 「定宮殿名,中宮為清寧宮、東宮為關雎宮、西宮為麟趾宮、次東宮為衍慶宮、

次西宮為永福宮、台東樓為翔鳳樓、台西樓為飛龍閣、正殿為崇政殿、

大門為大清門、東門為東翼門、西門為西翼門、大殿為篤恭殿」。

 此後又在大清門前東、西兩側分別建文德坊、武功坊兩座牌坊,

因坊心有「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」 ,

可知建成於1637年。這也是清入關前唯一有確切年代記載的宮

 

清朝入關後,瀋陽故宮失去了作為皇宮的地位,成為陪都行宮。

康熙帝乾隆帝東巡祭祖期間,曾在此居住。

乾隆四十六年,即1780年,增建了西路建築,

包括戲台嘉蔭堂和用於儲藏四庫全書的文溯閣,

並在中路修建了東所、西所和盛京太廟。

以及對某些入關前宮殿的局部進行改造,其中比較重要的一處是崇政殿,

因皇帝東巡時在此舉行典禮,但殿內屏風寶座等均系皇太極時遺留,不便使用,

所以乾隆皇帝命重新製作。乾隆九年,又命於殿前增設日晷嘉量

文溯閣等西路宮殿建成後,直到終清之時這裡的建築未再有明顯變化。

 

 

 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十二 )-聖索菲亞教堂廣場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十一 )-哈爾濱市中央大街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十)-鏡泊峽谷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九)長白山小天池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八)長白山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七)北山公園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六)觀賞二人轉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五)清瀋陽故宮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四)北陵公園(清昭陵)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三)偽滿洲國皇宮-下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二)偽滿洲國皇宮-上

長白山鏡泊湖八日遊(一)太陽島

從哈爾濱回來